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 孙蕡
初开草堂三五日,池上鸥鹭日频来。 桃花枝嫩未堪折,杨柳阴疏还更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居:隐居。
  • 草堂:简陋的房屋,常指文人隐居的地方。
  • 鸥鹭:海鸥和白鹭,常用来象征隐逸的生活。
  • :能够,可以。
  • :种植。

翻译

隐居之初,草堂刚开三五天,池塘上的海鸥和白鹭就频繁地来访。桃花枝条娇嫩,还不到可以采摘的时候;杨柳的树荫稀疏,我便又重新栽种,使其更加茂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孙蕡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得。诗中,“初开草堂”表明了诗人新近开始隐居生活,而“池上鸥鹭日频来”则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景象,显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后两句通过对桃花和杨柳的描写,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隐居环境的恬静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享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恬淡。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