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曲

· 袁华
曲尘波点杨花雪,红褪蔷薇众芳歇。 晓风寒透越罗裳,离鸾孤舞瑶台月。 窗外一声黄栗留,绿阴如海树楼楼。 嫁得萧郎轻远别,千金结客帝王州。 前年郎去莺出谷,去年书来客巴蜀。 莺啼花落又今年,雁柱愁调合欢曲。 黄蜂蜜满莺哺儿,莺莺随母迁高枝。 愿郎作官向京兆,归听莺声亲画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曲尘:淡黄色。
  • 杨花雪:形容杨花飘落如雪。
  • 红褪:红色减退。
  • 蔷薇:一种植物,花色多为红色。
  • 众芳歇:指百花凋零。
  • 越罗裳:越地产的丝绸衣裳。
  • 离鸾:比喻分离的夫妻。
  • 瑶台月:瑶台,传说中的仙境,此指月宫。
  • 黄栗留:黄莺的别称。
  • 绿阴如海:形容树木茂盛,绿荫广阔如海。
  • 树楼楼:形容树木高大茂密。
  • 萧郎: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 千金结客:形容男子豪爽,好客。
  • 帝王州:指京城。
  • 莺出谷:比喻女子出嫁。
  • 巴蜀:今四川一带。
  • 雁柱愁调:雁柱,古筝上的弦柱,此指弹奏古筝。愁调,悲伤的曲调。
  • 合欢曲:表达夫妻恩爱或男女欢爱的曲子。
  • 黄蜂蜜满:形容黄莺的巢穴温馨。
  • 莺哺儿:指黄莺哺育幼鸟。
  • 迁高枝:比喻地位提升。
  • 京兆:古代京城的别称。
  • 画眉:古代女子的一种化妆方式,此指女子。

翻译

淡黄色的波纹点缀着如雪般飘落的杨花,红色的蔷薇花色减退,百花凋零。清晨的风寒透了越地的丝绸衣裳,孤独的离鸾在月宫中独自舞蹈。窗外传来黄莺的叫声,绿荫如海,树木茂密。嫁给了一个轻易远别的男子,他豪爽好客,结交了许多朋友在京城。前年他离开时,黄莺刚出谷,去年他来信说在巴蜀。黄莺啼鸣,花儿又落了,今年又是一年,我弹奏着悲伤的合欢曲。黄莺的巢穴温馨,哺育着幼鸟,黄莺随着母亲迁到了更高的枝头。愿我的郎君在京城做官,归来时能听到黄莺的歌声,亲自为我画眉。

赏析

这首作品以黄莺为线索,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女子的思念,展现了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期盼和无尽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杨花雪”、“红褪蔷薇”、“绿阴如海”等,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哀愁的氛围。通过黄莺的啼鸣和迁徙,隐喻女子的情感变迁和期盼,表达了女子对丈夫早日归来的渴望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

袁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