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以源游武昌

· 徐庸
柔丝细出楸塘藕,织绮金梭弄纤手。 并刀裁作远游衣,綵线密缝劳阿母。 长江万里流惊湍,九月不知风路寒。 鲜鳞切鲙若飞雪,鲸饮一吸金壶乾。 酒花熏人两耳热,丈夫自古轻离别。 侠气曾酬司马志,剑心已副庄生烈。 说武昌门香尘飞,问君此去何时归。 记行诗就锦囊富,月霞夜夜生光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柔丝:细软的丝线。
  • 楸塘藕:楸树下的池塘中生长的藕。
  • 织绮:织造华丽的绸缎。
  • 金梭:金色的织布梭子。
  • 并刀:并排的剪刀。
  • 綵线:五彩的线。
  • 鲜鳞:新鲜的鱼鳞,指新鲜的鱼。
  • 切鲙:切鱼片。
  • 鲸饮:形容饮酒量大。
  • 金壶乾:金壶中的酒喝干了。
  • 酒花:酒的泡沫。
  • 司马志:指司马迁,西汉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 庄生烈:指庄子,战国时期的哲学家,以其激进的思想和言论著称。
  • 武昌门:武昌的城门。
  • 香尘飞:形容行人众多,尘土飞扬。
  • 锦囊:装有诗稿的锦袋。
  • 月霞:月光和霞光。

翻译

细软的丝线从楸树下的池塘藕中抽出,金色的织布梭子在纤细的手中穿梭,织造华丽的绸缎。用并排的剪刀裁剪成远行的衣服,五彩的线密密缝制,劳烦了慈爱的母亲。长江万里流淌着惊涛骇浪,九月的风不知寒冷。新鲜的鱼被切成飞雪般的薄片,大口饮酒,金壶中的酒被一饮而尽。酒的泡沫熏得人两耳发热,自古以来,大丈夫轻视离别。侠义之气曾实现司马迁的志向,剑心已符合庄子激进的思想。武昌的城门下尘土飞扬,问你这次远行何时归来。记下的行旅诗篇装满了锦囊,月光和霞光夜夜生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徐以源远游武昌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离别的情感和旅途的壮阔。诗中,“柔丝细出楸塘藕”等句,以精致的意象展现了母亲的辛劳和对儿子的深情。后文通过“长江万里流惊湍”等壮阔的自然景象,以及“鲜鳞切鲙若飞雪”等生动的饮食描写,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豪情。结尾处,“记行诗就锦囊富,月霞夜夜生光辉”则寄托了对友人旅途的美好祝愿和对重逢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徐庸的文学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