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 孙蕡
厌看桃李媚春阳,最是秋来乐意长。 千点黄花数行柳,幽居人道似柴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居:隐居,指居住在僻静的地方。
  • 桃李:比喻美丽的女子或美好的事物。
  • :讨好,这里指桃李花在春天讨人喜欢的样子。
  • 秋来:秋天到来。
  • 黄花:指菊花。
  • 柴桑: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这里借指隐居的地方。

翻译

厌倦了观赏桃李花在春日里争艳,最是秋天到来时,我的快乐心情愈发长久。 千朵黄色的菊花,几行垂柳,我这幽静的居所,人们都说它像隐居的柴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厌看桃李媚春阳”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繁花似锦的厌倦,也暗示了他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而“最是秋来乐意长”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秋天的偏爱,秋天不仅带来了凉爽,也带来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后两句通过对黄花和垂柳的描绘,进一步以景生情,将幽居的环境与柴桑相比,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自得其乐的心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情怀。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