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宋承旨潜溪先生致仕归金华七首

· 孙蕡
鳌峰朝日鹊声稀,内使传宣下紫微。 予告不须留秘阁,许归仍及赐春衣。 恩浓玉检天书湿,人去金茎瑞气稀。 况是阳和二三月,都门柳色正依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iàn):设宴送行。
  • 致仕 (zhì shì):退休。
  • 鳌峰 (áo fēng):指高耸的山峰,这里可能指皇宫中的某个高处。
  • 鹊声稀 (què shēng xī):鹊鸟的叫声稀少,暗示清晨的宁静。
  • 内使 (nèi shǐ):宫中的使者。
  • 紫微 (zǐ wēi):古代天文学中的紫微垣,常用来指代皇宫。
  • 予告 (yǔ gào):我告知。
  • 秘阁 (mì gé):指皇宫中的藏书阁。
  • 金茎 (jīn jīng):金制的柱子,常用来形容皇宫的华丽。
  • 瑞气 (ruì qì):吉祥的气象。
  • 阳和 (yáng hé):春天的温暖气候。
  • 都门 (dū mén):京城的城门。
  • 依依 (yī yī):形容柳枝轻柔飘动的样子。

翻译

在鳌峰之巅,朝日的光辉下,鹊鸟的叫声稀少,宫中的使者从紫微宫传下旨意。我告知你不必留在秘阁,允许你归乡,并且赐予你春衣。皇恩如玉制的书简般湿润,人们离去后,金柱上的吉祥气息变得稀薄。何况此时正是二三月的春天,京城的柳树正轻轻摇曳,显得格外依依不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宋承旨致仕归乡的场景,通过“鳌峰朝日”、“鹊声稀”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诗中“恩浓玉检天书湿”一句,以玉检天书喻皇恩,形象生动。末句“都门柳色正依依”则以春天的柳枝轻轻摇曳,表达了诗人对宋承旨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春天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