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奴主者为吴思复作
湖上仙山有林屋,两峰青浸湖波绿。
居人绕舍多田园,尽栽橘柚无他木。
于中吴君季子后,逍遥野服迂襟袖。
养高自号木奴主,深处数椽劳结构。
乱叶繁枝影交错,黄柑子熟霜初落。
藏脩自得巴邛趣,适意不减商山乐。
我思斯人谁与拟,托迹应同古君子。
洞庭春色醉陶然,幽鸟一声呼不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木奴:指橘树,古代橘树常被比作奴仆,因其果实可食,树叶可入药,故有此称。
- 林屋:指山林中的房屋。
- 橘柚:橘子和柚子,这里泛指柑橘类水果。
- 迂襟袖:形容衣袖宽大,行动迟缓,多用来形容隐士或文人的风度。
- 养高:指修养高深,追求高尚的生活。
- 黄柑子:成熟的柑橘。
- 藏脩:隐居修道。
- 巴邛:古代地名,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 商山乐:指商山四皓的隐居生活,他们因不满秦朝的暴政而隐居商山,后成为隐士的代称。
- 洞庭春色:指洞庭湖春天的景色,这里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环境。
- 陶然:形容心情愉悦,忘我之境。
翻译
湖上的仙山之中有一处名为林屋的地方,两座青翠的山峰倒映在湖波之中,湖水呈现出一片碧绿。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围绕着家园,拥有广阔的田园,他们只种植橘子和柚子,没有其他树木。其中有一位吴君,是季子的后代,他穿着野服,行动迟缓,衣袖宽大,显得逍遥自在。他自号为木奴主,深居简出,勤劳地建造了几间房屋。
在这里,乱叶和繁枝交错,黄色的柑橘成熟了,霜刚刚落下。他隐居修道,自得其乐,享受着巴邛般的隐居生活,心情愉悦,不亚于商山四皓的乐趣。我思索着这样的人谁能比拟,他的踪迹应当与古代的君子相同。洞庭湖春天的景色让人陶醉,幽鸟的叫声一声也唤不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隐士在湖山之间的田园生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隐士生活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诗中“木奴主”吴君的形象,体现了隐士的高洁和超脱,而“洞庭春色”和“幽鸟一声”则进一步以景抒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湖光山色之中,感受到隐士的逍遥与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