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太白墓三首

· 孙蕡
伊昔开元全盛日,词林供奉被恩光。 鸾箫曲奏清平调,宫锦春明七宝床。 野鹿衔花人似玉,长鲸吸浪月如霜。 来游不见凌风处,迢递青山入夜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伊昔:从前。
  • 开元:唐玄宗的年号,代表唐朝的鼎盛时期。
  • 词林:指文学界,这里特指供奉皇帝的文官。
  • 供奉:在皇帝身边供职的官员。
  • 被恩光:受到皇帝的恩宠。
  • 鸾箫:古代传说中凤凰的乐器,这里指美妙的音乐。
  • 清平调:一种音乐曲调,这里指优美的音乐。
  • 宫锦:宫廷中使用的华丽锦缎。
  • 七宝床:用七种宝物装饰的床,象征富贵。
  • 长鲸吸浪:比喻壮观的景象,如同巨大的鲸鱼吸水。
  • 凌风:乘风,形容高飞或超凡脱俗。
  • 迢递:遥远。
  • 夜郎: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国家,这里指边远之地。

翻译

在从前开元盛世的时期,文学界的供奉们受到了皇帝的恩宠。美妙的音乐奏起了清平调,宫廷中铺着华丽的锦缎,七宝床上春光明媚。野鹿衔着花,人们美如玉,巨大的鲸鱼吸水,月光如霜。我来此游历,却未能见到那乘风高飞的地方,只见到遥远的青山延伸至边远的夜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开元盛世的繁华景象,通过“词林供奉被恩光”、“宫锦春明七宝床”等句,展现了当时文人的荣耀和宫廷的富丽。后半部分通过“长鲸吸浪月如霜”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转而抒发了诗人对逝去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无法触及那辉煌的遗憾。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缅怀和对现实的感慨。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