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越王台

环城三面碧波围,今古楼台满翠微。 不见越王惟见佛,木绵花里鹧鸪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越王台(yuè wáng tái):古代越国国君的台基,位于越城内。
  • 木绵(mù mián):指树木的细枝。
  • 鹧鸪(zhè gū):一种鸟类,古代常用来形容清脆的鸟鸣声。

翻译

登上越王台,城墙环绕着三面碧绿的湖水,古今的楼台掩映在翠绿之中。眼前看不到越王,只见到佛像,树木细枝间,鹧鸪在花丛中啼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越王台的景象,越王台周围环绕着碧绿的湖水,楼台在翠绿中若隐若现。诗人看到的不是越王的形象,而是佛像,这种对比表达了历史与现实、宗教与世俗之间的碰撞。诗中的木绵和鹧鸪的描写增添了自然的氛围,使整首诗更具意境和生动感。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弘治间举人。授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旋辞归。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与寅并以任诞为世指目。工诗文,其诗取材颇富,风格与祯卿为近,而胜于唐寅。书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记》、《前闻记》、《苏村小纂》、《怀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