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茅峰

下马门前一振衣,翠微高迥逼清微。 云边洞里真人去,月下山中长史归。 丹伏砂床金燄短,术穿崖窦紫云肥。 神方能咏不能遇,一夜爽灵峰顶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茅峰(máo fēng):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名。
  • 翠微(cuì wēi):翠绿的微小。
  • (jiǒng):高耸。
  • (bī):接近。
  • 清微:清澈微妙。
  • (dòng):山洞。
  • 长史(cháng shǐ):古代官职名,掌管史书的官员。
  • 丹伏(dān fú):红色的床。
  • (yàn):火焰。
  • (shù):通“术士”,法师。
  • 穿(chuān):穿越。
  • (dòu):洞穴。
  • :丰盛。
  • 神方:神秘的方向。
  • 爽灵(shuǎng líng):清爽的灵气。

翻译

在茅峰下马,整理衣衫,翠绿微小的景色高耸迎面而来,清澈微妙。云边山洞里真人已去,月光下山中长史归来。红色床上的金火焰短暂,法师穿越紫云丰盛的洞穴。神秘的方向能够吟咏却无法相遇,一夜间清爽的灵气在峰顶飘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幽静的茅峰景象,通过描写茅峰下的景色和山中的人物,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翠微高迥”、“月下山中长史归”等,使整首诗充满了神秘和超凡脱俗的气息。同时,诗中对自然景色和人物的描写也展现了作者对于山水仙境的向往和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意境优美,给人以超然物外的感受。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弘治间举人。授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旋辞归。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与寅并以任诞为世指目。工诗文,其诗取材颇富,风格与祯卿为近,而胜于唐寅。书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记》、《前闻记》、《苏村小纂》、《怀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