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行言情诗

七世美仁里,八叶通德门。 五教植本始,百行郁华文。 仁义日可见,金玉作庸言。 鸡鸣绳准出,举足宫徵存。 厚趾靡颠丘,长津从冽原。 何为末受者,卑垢辱华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美仁里(měi rén lǐ):美好的品德之家。
  • 通德门(tōng dé mén):通达德行之门。
  • 五教:指儒、释、道、基督、伊斯兰等五种宗教。
  • 植本始(zhí běn shǐ):根源始起。
  • 郁华文(yù huá wén):繁荣的文化。
  • 金玉作庸言(jīn yù zuò yōng yán):珍贵的言语。
  • 鸡鸣绳准(jī míng shéng zhǔn):鸡鸣时绳子就准备好了,比喻准时。
  • 宫徵存(gōng zhǐ cún):宫商角徵羽六律音调中的一种。
  • 厚趾靡颠丘(hòu zhǐ mǐ diān qiū):脚趾厚实,不会跌倒在坡上。
  • 长津从冽原(cháng jīn cóng liè yuán):长江的水源清冽。
  • 卑垢辱华(bēi gòu rǔ huá):低贱的污秽辱没了高尚的品德。

翻译

七世传承美好品德之家,八方人士通达德行之门。 五种宗教根源繁荣文化,各种美德言行如金玉般珍贵。 仁义之风日可见,高尚言行如金玉般珍贵。 鸡鸣时绳子就准备好了,准时出发;行走间便是宫商角徵羽六律音调。 脚趾厚实,不会在坡上跌倒;长江的水源清澈。 为何让低贱的污秽辱没了高尚的品德先行。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对美好品德和高尚行为的推崇,通过对美德的赞美,展现了对道德伦理的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使得诗意深远,意境优美。通过对各种美德的描绘,彰显了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珍视,同时也反衬了低贱污秽与高尚品德之间的对比,呼吁人们要珍惜和坚守美好的品德。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弘治间举人。授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旋辞归。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与寅并以任诞为世指目。工诗文,其诗取材颇富,风格与祯卿为近,而胜于唐寅。书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记》、《前闻记》、《苏村小纂》、《怀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