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行言情诗

岐路纷百虑,三十尚择术。 规空际无象,践迹窒寸尺。 先师有遗矩,四十乃不惑。 冰鉴端服膺,物貌讵纤忒。 交衢纷总总,大路遵有一。 皇皇孔氏程,圣愚乃同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岐路(qí lù):分叉的道路,比喻选择的困难
纷百虑:纷繁的百种忧虑
尚择术:还在选择方法
规空际(jì):规模空阔的地方
象:形象
践迹(jì):脚步的痕迹
窒(zhì):阻塞
寸尺:寸步
遗矩(jǔ):留下的法度
不惑:不再疑惑
冰鉴(jiàn):明镜
端服膺(yīng):端正服从
物貌:外表
讵(jù):何等
纤忒(tè):微小的差错
交衢:交叉的街道
总总:纷纷
皇皇:庄严
孔氏程:孔子的道路
圣愚:圣人和愚人

翻译

在岔路口,纷繁的百种忧虑,三十岁还在选择方法。眼前的道路空阔无边,脚下的踪迹却被阻塞在寸步之间。先师留下的法度,四十岁后不再疑惑。如同明镜般清澈端正,外表又何等微小的差错。街道交叉纷纷,但大道上却只有一条。庄严庄严如孔子的道路,圣人和愚人在这里是平等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人生的岔路口面临选择时的心境。作者通过对年龄的描述,表达了人生不同阶段的心境和态度。在选择之际,纷繁的忧虑困扰着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人会逐渐明晰自己的道路,不再犹豫迷茫。诗中通过对先师遗留的法度的提及,强调了传统文化对于人生道路的指引作用。最后一句“圣愚乃同则”,表达了在大道上,无论是圣人还是愚人,都会面对同样的选择和挑战,展现了人生的平等和尊严。整首诗意境深远,启人深思。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弘治间举人。授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旋辞归。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与寅并以任诞为世指目。工诗文,其诗取材颇富,风格与祯卿为近,而胜于唐寅。书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记》、《前闻记》、《苏村小纂》、《怀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