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歌诗

清晨出阊门,丹旗何飞翻。 问之路傍人,新鬼即幽坟。 翘望旗中题,知吾夙所敦。 昨朝华屋间,哑哑相笑言。 日月略流转,幽明已异门。 昔时强仁义,兹辰声益尊。 属徒送自返,妇子亦一喧。 君独长甘眠,不知悲与欣。 由兹寿无垠,万秋如一昏。 零霜杀宵草,绕山游微魂。 游魂不复贵,所慰行节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阊门(chāng mén):指宫门的大门。 丹旗(dān qí):红色的旗帜。 幽坟(yōu fén):荒凉的坟墓。 翘望(qiào wàng):仰望。 夙(sù):早已。 华屋(huá wū):华丽的房屋。 幽明(yōu míng):指阴暗和明亮。 辰(chén):时辰。 长甘眠(cháng gān mián):长时间舒适地睡眠。 万秋(wàn qiū):指无限的岁月。 杀宵草(shā xiāo cǎo):指霜冻杀死夜间的草木。 微魂(wēi hún):微弱的魂魄。

翻译

挽歌诗

清晨走出宫门,红旗在风中飘扬。 问路边的人,新鬼就躺在荒凉的坟墓里。 仰望旗帜上的题字,知道我一直所珍视的。 昨天在华丽的房屋里,默默地相互笑谈。 日月匆匆流转,阴暗和明亮已经分道扬镳。 往昔强调仁义,如今声望更加尊崇。 送别的人自行离去,妇女们也一片喧哗。 你独自长时间舒适地沉睡,不知道是悲伤还是欢喜。 从此寿命无限,万秋如同一夜。 霜冻杀死夜间的草木,环绕山间游荡的微弱魂魄。 微弱的魂魄再也不珍贵,但仍然安慰着行为端正的人。

赏析

这首挽歌诗描绘了生死轮回、时光流转的主题。诗人通过清晨出阊门、红旗飞翻等景象,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意境深远的词语,如“新鬼即幽坟”、“日月略流转”等,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光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意蕴深远,感情真挚,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弘治间举人。授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旋辞归。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与寅并以任诞为世指目。工诗文,其诗取材颇富,风格与祯卿为近,而胜于唐寅。书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记》、《前闻记》、《苏村小纂》、《怀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