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知淮甸张公以崇正书院志属余校定且命赋诗寄以七言一律
画栋雕甍越岭前,抠趋名迹俨群贤。
宫墙百尺星辰聚,俎豆千龄日月悬。
绝学龟凫留正统,遗经龙马识真传。
衣冠夹路甘棠化,绝胜文翁治蜀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参知:参与管理。
- 淮甸:指淮河流域的平原地区。
- 崇正书院:一所书院的名字,可能位于淮甸。
- 画栋雕甍:形容建筑物的华丽,画栋指彩绘的栋梁,雕甍指雕刻的屋脊。
- 越岭前:越过山岭之前,这里可能指书院的地理位置。
- 抠趋:急切追求。
- 名迹:著名的遗迹或文物。
- 俨群贤:庄重地聚集了许多贤人。
- 宫墙百尺:形容书院建筑高大。
- 星辰聚:比喻人才济济。
-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这里指书院的祭祀活动。
- 千龄:千年,极言时间之长。
- 日月悬:比喻书院的声誉和影响长久不衰。
- 绝学:指失传的学问。
- 龟凫: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可能指古代的学问。
- 正统:指正确的传承。
- 遗经:指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
- 龙马: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可能指古代的学问。
- 真传:真正的传承。
- 衣冠:指士人的服饰,这里代指士人。
- 夹路:沿路。
- 甘棠化:甘棠是一种树,古代有“甘棠之化”的说法,指教化之功。
- 文翁:古代著名的教育家。
- 治蜀年:指文翁在蜀地的治理时期。
翻译
在淮河流域的平原上,有一所名为崇正的书院,它的建筑华丽,越过山岭就能看到。这里急切追求着著名的遗迹和文物,庄重地聚集了许多贤人。书院建筑高大,如同百尺宫墙,人才济济如同星辰聚集。书院的祭祀活动和声誉影响长久不衰,如同日月悬挂。这里传承着失传的学问,如同古代的龟凫和龙马,保持着正确的传承和真正的经典。士人们沿路聚集,享受着书院的教化之功,这比文翁在蜀地的治理时期还要繁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崇正书院的庄严与繁荣,通过华丽的建筑、聚集的贤人、高大的宫墙、人才的聚集、长久的声誉和影响等意象,展现了书院的文化底蕴和教育成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星辰聚”、“日月悬”等,增强了语言的艺术效果。同时,通过对古代学问的传承和教化之功的赞美,表达了对书院教育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