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黄山人说仲二首

短发飘萧话转蓬,玄心寥廓送飞鸿。 楼依庾亮窥明月,剑倚荆卿击断虹。 古洞天台桃自发,小山淮海桂偏丛。 燕然绝顶题名处,可羡班生制作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飘萧:飘动摇曳的样子。
  • 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
  • 玄心:深奥的心思。
  • 寥廓:空旷深远。
  • 庾亮:东晋时期的名臣,此处指代高楼。
  • 荆卿:指荆轲,战国时期的刺客,此处用其剑击断虹的典故。
  • 天台:山名,位于今浙江省,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 淮海:指淮河与海,此处泛指东部沿海地区。
  • 燕然:山名,位于今蒙古国境内,古代常用来象征边疆。
  • 班生:指班固,东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此处指其文学成就。

翻译

我的短发随风飘动,谈论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内心深邃,送别飞翔的大雁。 我住在高楼之上,仿佛庾亮一般,观赏着明亮的月光;手持利剑,如同荆轲击断彩虹。 古洞中的天台山上,桃花自然盛开;小山旁的淮海地区,桂树丛生。 在燕然山的绝顶题字之处,我羡慕班固那样的文学巨匠,他们的作品雄浑有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胡应麟对漂泊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文学成就的向往。诗中,“短发飘萧话转蓬”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后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楼依庾亮窥明月”和“剑倚荆卿击断虹”,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和豪迈的气概。结尾处提及“燕然绝顶题名处”,表达了对历史名人班固文学成就的敬仰,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追求和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