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浪迹:四处漂泊,没有固定的居所。
- 山川:泛指各地。
- 信:确实。
- 短筇:短杖,这里指拄着短杖行走。
- 尘埃:比喻世俗的纷扰。
- 疏慵:懒散,无所作为。
- 声华:名声和才华。
- 郢上:指楚国,这里比喻文学的高地。
- 唐勒:人名,可能是指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 词赋:指文学作品。
- 云间:指高远的地方,比喻文学的境界。
- 士龙:人名,可能是指文学上的杰出人物。
- 囊草:指装在囊中的草稿,比喻未发表的作品。
- 云霞:比喻文采华丽。
- 薜荔: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比喻文学作品的清新脱俗。
- 剑花:剑的光芒,比喻文学作品的锋芒。
- 星斗:星星,比喻文学作品的璀璨。
- 湿芙蓉:湿润的荷花,比喻文学作品的清新。
- 咫尺:很近的距离。
- 神交:精神上的交流,不以形迹为限。
- 不忝:不愧。
- 钟期:钟子期,古代著名的音乐家,这里比喻知音。
- 异代逢:在不同的时代相遇。
翻译
四处漂泊,拄着短杖游历各地,确实是在山川间自由行走,十年间在世俗的纷扰中自嘲懒散无为。 在文学的高地上,名声和才华被推崇如唐勒,在文学的高远境界中,认识到了如士龙般的杰出人物。 囊中的草稿如同云霞般华丽,剑的光芒和星星般璀璨,湿润的荷花清新脱俗。 无论距离多近,精神上的交流总是容易的,不愧是在不同的时代遇到了知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知音的渴望。诗中,“浪迹山川”和“尘埃十载”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而“声华郢上”和“词赋云间”则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追求和向往。最后两句“无论咫尺神交易,不忝钟期异代逢”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交流的重视和对知音的珍视,即使时代不同,也能在精神上相遇相知。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和友情的深厚情感。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
胡应麟的其他作品
- 《 柬李汝藩四首 》 —— [ 明 ] 胡应麟
- 《 同赵使君雨中登大云绝顶夜饮见一楼题 》 —— [ 明 ] 胡应麟
- 《 侍御叶公初度赋柬四章 》 —— [ 明 ] 胡应麟
- 《 题朱光禄园中杂景十首江蓠馆 》 —— [ 明 ] 胡应麟
- 《 蔡生移居城北招饮作 》 —— [ 明 ] 胡应麟
- 《 明日泛舟湖上王仲升以公事先行即席再赋 》 —— [ 明 ] 胡应麟
- 《 秋夕纪梦十绝 》 —— [ 明 ] 胡应麟
- 《 补蜀汉铙歌十二首帝车见 》 —— [ 明 ] 胡应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