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笛

三孔羌人笛,多因惊马吹。 声从秋戍起,泪向夕阳垂。 黑水连沙暗,黄榆似草衰。 征鸿过渭北,书报翠楼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三孔:指笛子有三个吹孔。羌人:古代少数民族之一,居住在今天中国西部地区。秋戍:指秋天的夜晚。渭北:渭河的北边,指渭河以北地区。翠楼:古代宫殿建筑,多为绿色。

翻译

听到羌人吹奏的笛子,常常能让马儿受到惊吓。笛声从秋夜里响起,眼泪也跟着夕阳一起流淌。黑色的河水与沙子交相辉映,黄榆树看起来也渐渐凋零。征途上的大雁飞过渭河北岸,传来的消息是关于翠绿宫楼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夜晚听羌人吹笛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情绪。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细腻感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