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浈阳至穗城江行有作

江天尽作荔支围,黑叶千村映翠微。 烽火亦教榕树似,珊瑚不道木棉非。 门临古渡多渔户,坐倚阴厓有钓矶。 西浦邅回难即到,乡心休逐片帆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荔支(lì zhī):即荔枝,一种水果。 榕树(róng shù):大型常绿乔木,树冠广阔。 珊瑚(shān hú):一种珊瑚类海洋生物。 木棉(mù mián):一种热带植物,花大而美丽,果实内有种子,纤维可用来制作纺织品。

翻译

江水像荔枝一样围绕着天空,黑色的叶子映照着千座村庄,微微泛着翠绿的光芒。烽火的烟云仿佛在教导榕树,珊瑚却不明白木棉的美好。沿途古渡口多是渔民的家,坐在阴凉的山崖旁有人在垂钓。西浦弯弯曲曲,难以马上到达,故乡的思念不要随着片帆飘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自浈阳到穗城江的行程中所见所感。通过对江水、村庄、榕树、珊瑚和木棉的描绘,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自然景物与人情思绪巧妙结合,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整体氛围清新淡雅,意境优美。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