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浈阳至穗城江行有作

摇落江潭日已孤,萧萧短发似菰蒲。 长临秋水光清浅,欲识新霜白有无。 渐老英雄非好女,即成高尚是狂奴。 芝华咀嚼应颐养,百岁孀慈掌上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菰蒲(gū pú):一种水生植物
  • 英雄:指有雄才大略的人物
  • 狂奴:指不拘泥于世俗礼教的人
  • 芝华:指珍贵的药材
  • 颐养:养生之意
  • 孀慈:指孤独的老人
  • 掌上珠:比喻珍贵的财物

翻译

摇落的江潭已经被阳光照射得孤单,凋零的短发像是水中的菰蒲一般。长时间凝视着秋水,水面清澈浅显,想要辨别新霜的白色究竟存不存在。渐渐老去的英雄并非好女子,即使成为高尚的人也是不拘泥于世俗礼教的人。品尝珍贵的药材应该是养生之道,活到百岁的孀慈手中握着珍贵的宝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年人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整体氛围幽寂而深沉,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