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百岁潘仁需翁寿

七朝留得太平翁,服食无营似窦公。 鬓左不须双肉角,心中自有一方瞳。 两儿杖国年皆至,三叟锄田事亦同。 大斗争持堂上献,我来先拟问还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朝:指历代七朝的统治者
  • 窦公:指东汉末年的名相窦武
  • (bìn):指太阳穴两侧的头发
  • 肉角:指鬓角上的肉
  • (tóng):眼瞳,眼睛的黑色部分
  • 杖国:指辅佐国家治理
  • 三叟:指三位老者
  • 大斗:指一种古代的容量单位,也指一种礼器
  • 还童:指重返童年时期

翻译

留下了七朝的太平老翁,生活简朴如同窦公。太阳穴的头发不需要修剪,心中有一片清澈的眼瞳。两个儿子都成年辅佐国家,三位老者也一同耕种田地。拿着大斗前来向老翁献上,我首先想问的是如何重返童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百岁老翁的生活状态,他在七朝的岁月中保持着太平安宁,生活简朴,像东汉末年的名相窦武一样清廉。老翁的外表虽有些老态,但心中依然怀有一片清澈的童心。他的两个儿子都已成年,能辅佐国家;三位老者也一同耕种田地,展现了和谐共处的场景。老翁拿着大斗前来献上,表达了对老翁的尊敬和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重返童年的向往和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