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叔君六十生日赋以赠之

令子知名早,雍容友教时。 一家能有学,二祖更无师。 理窟禺山下,谈林莞水湄。 趋庭说风雅,先解阿翁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林叔君:指诗中的人物名字,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亲戚。
  • 屈大均:诗人的名字。
  • 令子:使儿子。
  • 知名:知晓名节,指明白道理。
  • 雍容:文雅端庄。
  • :指学问、知识。
  • 二祖:指祖父和曾祖父。
  • :指理解、领会。
  • 窟禺(kū yú):古代地名,在今天的广东省。
  • 林莞:古代地名,在今天的广东省。
  • (méi):水边。
  • 趋庭:指向庭院走去。
  • 风雅:指文雅的风度。
  • 阿翁:尊称老人。

翻译

林叔君六十岁生日时,我以这首诗作为礼物送给他,希望他的儿子能早日明白道理,举止文雅,朋友教导得当。他家中有人能够有所学问,祖辈却没有受过良师的教导。在窟禺山下、林莞水边的地方,我们谈论学问,品味自然之美。走进庭院,谈论风雅之事,先要理解老人的思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屈大均为朋友林叔君六十寿辰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家庭教育的祝愿,希望他的儿子能早日懂得道理,举止文雅,朋友教导得当。诗人通过描绘山水之间的谈论,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品味。整首诗简洁明了,表达了对友人家庭的美好祝愿,展现了友情之深厚。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