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罗浮

一道飞桥乍有无,台边问路得麻姑。 石楼大小中天出,开阖何人在玉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桥:悬空而建的桥梁,形容桥的轻盈飘逸。
  • 乍有无:忽隐忽现,形容桥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样子。
  • 麻姑:道教中的女仙,传说中的长寿仙人。
  • 中天:天空的中央,比喻极高之处。
  • 开阖:开闭,这里形容石楼的门户。
  • 玉壶:玉制的壶,这里比喻仙境。

翻译

一座轻盈的桥梁在云雾中忽隐忽现,我在台边询问道路,偶遇了传说中的仙人麻姑。 石楼高耸入云,仿佛从天空中央拔地而起,那开闭的门户,不知是谁在仙境中掌控。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罗浮山的神秘仙境,通过“飞桥”、“麻姑”、“石楼”等意象,展现了超凡脱俗的仙境风光。诗中“乍有无”形容飞桥在云雾中的飘渺,增添了神秘感;“得麻姑”则巧妙地引入了仙人元素,使诗境更加超脱尘世。后两句以“中天”和“玉壶”作比,形象地描绘了石楼的雄伟与仙境的幽深,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与赞美。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