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赠程虞三

汝共干旌至,光生海上乡。 世家忘献子,苗裔爱高阳。 水截扶胥口,山开栗里庄。 无能具鸡黍,荷蓧末情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干旌(gān jīng):指担任官职。
  • 扶胥(fú xū):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
  • 栗里(lì lǐ):地名,指某地。
  • 鸡黍(jī shǔ):古代祭祀时用的食物,代表丰收。
  • 荷蓧(hè yú):古代祭祀时用的器皿。

翻译

你和程虞一起担任官职来到这里,光芒照耀着海上的乡村。 世家们忘记了献祭的仪式,后代子孙却热爱着高阳的土地。 河水被引到扶胥口,山峦间展现着栗里庄园。 虽然无法准备鸡黍祭祀,但心中仍怀着感恩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官员程虞和诗人之间的友谊和情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谊和家园的珍视和感激之情。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古代的仪式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深沉而优美的意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