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静公郡佐

君为别驾亦诸侯,近自邕州转柳州。 兄弟双江分左右,蛮夷一旦识春秋。 雕弓既在龙城出,铜鼓还于象郡留。 东粤故人相忆甚,题诗应寄五仙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静公郡佐:指收信人的姓名,可能是官职或封号
  • 邕州(yōng zhōu):古代地名,今广西南宁一带
  • 柳州(liǔ zhōu):古代地名,今广西柳州一带
  • 蛮夷(mán yí):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 雕弓(diāo gōng):精美的弓
  • 龙城:指雕弓的产地
  • 铜鼓:古代打击乐器
  • 象郡:古代地名,今广西象州一带
  • 东粤(dōng yuè):指广东地区
  • 五仙楼:古代建筑名,可能是当地的一处名胜

翻译

你作为别驾,也是一位诸侯,最近从邕州转到柳州。兄弟俩被两条江河分隔在左右,南方少数民族一下子就懂得了你的威严。精美的弓箭是从龙城制造出来的,而铜鼓则留在象郡。在东粤,老友们对你的怀念很深,我将这首诗寄给五仙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官员在地方任职时的离情别绪。诗人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同时展现了古代官员在边远地区执政的生活状态。通过描写兄弟分隔、南方少数民族的了解、制造精美的弓箭和留下铜鼓等细节,展现了当时的政治、文化和人际关系。整体氛围优美,情感真挚。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