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

鼓瑟邯郸最有名,秦王亦为奏秦声。 九宾未礼阴怀璧,五步何劳盛设兵。 御史直书真勇气,将军多让岂私情。 雌雄不滞谁能似,心折风流是长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蔺相如(lìn xiāng rú):战国时期赵国名将,以抵御秦国入侵而闻名。
  • 鼓瑟(gǔ sè):古代一种弹拨乐器。
  • 邯郸(hán dān):战国时期赵国都城。
  • 九宾(jiǔ bīn):指九位贵宾。
  • 阴怀璧(yīn huái bì):指心怀宝玉。
  • 五步(wǔ bù):指五位贵宾。
  • 盛设兵(shèng shè bīng):指摆设兵器。
  • 御史(yù shǐ):古代官职名,负责监察官员。
  • 将军多让(jiāng jūn duō ràng):指将军多让位。
  • 私情(sī qíng):私人感情。
  • 雌雄不滞(cí xióng bù zhì):指男女关系不受阻碍。
  • 心折风流(xīn zhé fēng liú):指心情沉郁,风度不再。
  • 长卿(cháng qīng):指长者。

翻译

鼓瑟是邯郸最著名的事情,就连秦王也为之奏起秦国的乐曲。 九位贵宾还未受到礼遇,心怀宝玉,五位贵宾何必摆设兵器。 御史直言真有勇气,将军多让位并非出于私情。 男女关系不受阻碍,谁能像他们一样,心情沉郁,风度不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蔺相如在战国时期的风采。蔺相如作为赵国名将,以抵御秦国入侵而著称。诗中通过鼓瑟邯郸、九宾未礼、御史直书等描写,展现了蔺相如的胸怀壮志和不畏强权的气概。最后一句“心折风流是长卿”则表达了蔺相如在战争中的心情沉郁,风度不再的境况。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蔺相如的英雄形象,表达了对其的赞美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