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登粤王台作

朝汉而今事未非,蒲桃宫锦奉恩晖。 书生有策除黄屋,帝子无心出绛衣。 春色早将兵气散,南天先见翠华飞。 台边一路通京阙,肯使云山尚采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蒲桃(pú táo):古代宫殿的一种装饰物,用以点缀宫殿。 黄屋:指黄色的茅草屋,比喻贫困之家。 绛衣:古代帝王所穿的红色华丽衣服。 翠华:指翠绿的花朵。 京阙:指京城的城门。

翻译

朝代更迭,如今的事情并非完全不同,蒲桃宫殿上的锦绣承载着皇恩。有志青年有计划要脱离贫困之家,但皇子却无心脱去华丽的绛红衣裳。春天的气息早早地驱散了战争的阴霾,南方的天空先看到翠绿的花朵飘飞。登上粤王台,眺望远方,通往京城的道路一直延伸,愿云山之上依然有人采摘薇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登上粤王台的景象,通过对朝代更迭、贫富差距、皇子的奢华和书生的志向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时代变迁中不同人物的境遇和心境。诗人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日的景色,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思考。整体氛围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

屈大均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