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浣庐使君之湖北方伯任

三年听讼已神明,爱士风流更擅名。 齐相最能知石父,鲁人那得目荆卿。 频为岳牧过南楚,遂使台门隔玉京。 一片恩波珠浦水,中含鲛泪送公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齐相:指齐国的宰相。
  • 石父:指石崇,字石父,晋朝时期的名士。
  • 荆卿:指荆轲,楚国人,有刺秦王的故事。
  • 岳牧:指岳飞,南宋抗金名将。
  • 南楚:指楚国,楚汉相争时期的地域。
  • 台门:指朝廷的大门。
  • 玉京:指京城,即长安。
  • 恩波:指深厚的恩情。
  • 珠浦:指湖泊或江河的水域。
  • 鲛泪:传说中海中的泪珠,比喻珍贵的泪水。

翻译

三年审理案件已经非常神明,喜欢士人风采更加享有盛名。齐国的宰相最能理解石崇这位名士,楚国人怎么能够看得出荆轲的才华呢。经常去南楚地区,后来使得宫门与京城隔绝。一片深厚的恩情如同珍珠般的湖水,其中蕴含着珍贵的泪水送别公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李浣庐去湖北的情景,表达了对李浣庐的赞美和祝福之情。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地名的引用,展现了作者对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造诣,同时也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祝福之意。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别离的感伤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

屈大均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