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

一滩一尺上惊雷,力尽波涛杀不回。 下水人歌上水哭,风声哀杂水声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韶江:古地名,今广东省韶关市以及韶关市的韶江区。
  • 屈大均:明代诗人,字子昂,号梅坡,与唐寅、杨慎、陈继儒并称“明四大家”。

翻译

在秋日,我自广州出发前往韶江,一滩水面上响起震耳欲聋的雷声,浪潮汹涌,无法回头。在水下的人们唱歌,水上的人们哭泣,风声悲凉,水声悲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行走在韶江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雷声、波涛、风声、水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悲壮的画面,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思索和内心的震撼。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