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湾逢张薇庵作

风流多在汝南湾,汝亦张融日往还。 山水尚容高士得,莺花且与故人攀。 东吴隐逸无菰米,南越文章有白鹇。 将子共修彤管业,书台及此一春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汝南湾(rǔ nán wān):地名,位于中国河南省南部。 张薇庵(zhāng wēi ān):指张薇所建的庵堂。 张融(zhāng róng):指张融,东汉末年文学家。 高士(gāo shì):指有才学的人。 莺花(yīng huā):指美丽的花朵。 故人(gù rén):指旧时的朋友。 东吴(dōng wú):古代国名,指江南地区。 菰米(gū mǐ):一种水生植物的种子,古代用作食物。 南越(nán yuè):古代国名,指中国南部地区。 白鹇(bái xián):一种白色的鸟类。 彤管(tóng guǎn):指红色的管乐器。 书台(shū tái):指读书写字的地方。

翻译

汝南湾风景优美,张融经常在这里往来。 这里山水宜人,高士们常来此谈论学问,美丽的花朵也与旧友攀谈。 在东吴,隐士们没有菰米吃,南越地区的文人却有白鹇相伴。 我们一起来学习红管乐器的技艺,一同度过这个春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汝南湾,以及在这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诗人通过描绘山水之间高士的交流、莺花与故人的相伴、东吴隐士的清贫、南越文人的优雅,展现了这个地方的独特魅力。最后,诗人以共同学习红管乐器的场景作为结尾,表达了共同努力、共同成长的美好愿景。整首诗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人文风景的独特感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