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荔支词

东洲烟水接西洲,载出离支万斛舟。 自夏徂秋皆辟谷,不知人世有通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荔支(lì zhī):古代地名,即广州。
  • 辟谷(pì gǔ):指不食五谷杂粮,只吃谷物以外的食物,如果实、蔬菜等。
  • 通侯(tōng hóu):指通达的贵族。

翻译

东洲的烟雾与西洲的水相连,载着成千上万斛货物的船只驶出了离开荔支的港口。从夏天到秋天,都在辟谷,不知道人间是否还有通达贵族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广州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东洲和西洲相连,烟雾缭绕,水面波光粼粼,展现出一幅水乡风光。诗中提到的“离支”即广州,是当时繁华的商港,船只往来,繁忙非凡。诗人通过描绘人们辟谷的生活状态,暗示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通达贵族的存在成为一种遥远的憧憬。整首词意境深远,富有禅意,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