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与田李二君秋日宴集雁门有作

榆中欲往且回鞭,令节飞觞向朔天。 黄菊未开重九后,清霜已落季秋前。 纷纷翠袖筝琵咽,一一金盘雉兔鲜。 两载边关多乐事,雄文独未勒燕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榆中(yú zhōng):地名,今甘肃省榆中县。 回鞭(huí biān):古代饮酒时的礼仪,饮酒后回鞭以示敬意。 飞觞(fēi shāng):古代宴会上传递酒杯的礼仪。 朔天(shuò tiān):北方的天空。 黄菊(huáng jú):一种秋天开放的菊花。 重九(chóng jiǔ):农历九月的重阳节。 季秋(jì qiū):秋季的第三个月。 筝(zhēng):一种古代弹拨乐器。 琵琶(pí pá):一种古代弹拨乐器。 金盘(jīn pán):用金制成的盘子。 雉兔(zhì tù):指猎取的野兔和野鸡。 燕然(yān rán):指燕山,古代边关要塞。

翻译

怀念与田李两位朋友在秋日聚会的场景,我们将前往榆中,回鞭敬酒,将酒杯传递到北方的天空。在黄菊未开放之前的重阳节后,清晨霜已降临在季秋之前。琴筝声声,琵琶悠扬,金盘上摆满了猎取的野兔和野鸡。在边关两年多的欢乐时光中,英俊的诗文仍未镌刻在燕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宴会的场景,通过描写风物和人物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友谊和边关生活的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友情的深厚感情。整体氛围清新雅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