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秋官往游容县

西上容江片席开,正逢西水白滇来。 河山有恨频题赋,风雨无心亦告哀。 剑在忍言亡国物,琴馀且尽故人杯。 艰难此去因家食,陶令还能爱尔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容江:古地名,今江苏省南通市一带。
白滇:指白色的滇池,滇池是云南省的一个湖泊。
频题赋:指频繁写诗作赋。
剑在忍言亡国物:指拿着剑却忍住不说出国家的危难。
琴馀:琴的余音。
陶令:指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翻译

送张秋官去游容县,往西上容江,江边席子摆开,正好遇见西边的白滇湖水涌来。这河山有着无尽的怨恨,常常被人题写诗赋,风雨来临时,它也无心欣赏,只是默默告慨。手握剑却忍住不言,不愿说出国家的危难;琴声余音尚在,但故人的酒杯已经空尽。艰难之际,此行是为了家中的口粮,而陶令却仍然能够欣赏你的才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张秋官去游容县的场景,通过对自然和人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深情。诗中表现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才华的赞赏,展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人文关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