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山

银山拔地亦三峰,铁壁横天定万重。 盗贼只能资大漠,貂珰那得与居庸。 凄凉九塞风烟在,咫尺诸陵紫翠封。 云似牛羊秋更起,笳吹不散满芙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银山(yín shān):指山势高耸如银,形如银山的山峰。
  • 铁壁(tiě bì):比喻险峻的山壁。
  • 盗贼(dào zéi):指强盗。
  • 大漠(dà mò):指辽阔的沙漠。
  • 貂珰(diāo dāng):古代贵族女子的头饰。
  • 居庸(jū yōng):地名,指居庸关。
  • 九塞(jiǔ sài):指九边要塞。
  • 诸陵(zhū líng):指各种陵墓。
  • 紫翠(zǐ cuì):紫色和翠绿色。
  • 牛羊秋(niú yáng qiū):指云彩形状如牛羊在秋天。
  • 笳(jiā):古代一种吹奏乐器。
  • 芙蓉(fú róng):指芙蓉花,又比喻美女。

翻译

银山拔地如三座高峰,险峻的山壁横亘天空,像是铁壁般坚固。盗贼只能在辽阔的沙漠中生存,而贵族女子的华丽头饰怎么可能与居庸关相比。凄凉的风烟笼罩着九边要塞,陵墓紫色和翠绿交相辉映。云彩形状如牛羊在秋天般变幻莫测,吹奏的笳声仿佛无法将满山的芙蓉花吹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通过对山川的描绘,展现了山峰的高耸挺拔,山壁的险峻壮丽,以及风景的变幻多姿。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神奇之处,给人以深刻的感悟和美的享受。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