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董华亭手卷

董公真迹世间希,博取锱铢更典衣。 书画未充三日腹,文章长得百年饥。 求仁岂是专求粟,采义何尝但采薇。 悔使黄金如粪土,暮龄生计益全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董公:指董源,唐代著名书法家。
  • 锱铢(zī zhū):古代小钱币单位,泛指微小的财物。
  • 典衣:指优美的衣服。
  • 三日腹:指三天的饥饿。
  • 百年饥:长期的贫困。
  • 求仁:追求仁爱之道。
  • 专求粟:只追求物质财富。
  • 采义:追求正义。
  • 但采薇:只追求微小的快乐。
  • 黄金如粪土:形容黄金在某些情况下变得毫无价值。
  • 暮龄:晚年。
  • 生计益全非:生活状况变得更加糟糕。

翻译

董源的真迹在世间难得一见,为了获取微薄的报酬而换取华美的衣服。书画未能填饱肚子三天,文字却能支撑百年的贫困。追求仁爱岂是只追求物质财富,追求正义又何尝只是追求微小的快乐。后悔让黄金变得如同粪土一般不值钱,晚年的生活状况变得更加糟糕。

赏析

这首古诗通过对董源的生活境遇进行描写,表达了对于追求高尚品德和正义的重要性,以及对于物质财富和享乐的反思。诗人通过对比书画艺术与文字的不同价值,以及对于真正的财富和幸福的思考,表达了对于人生价值观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启人深思。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