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入黄榆度水门峡最逶迤险绝处也

峰排瀑挂峡垂倾,日薄烟霏径自生。 破险旌旗俄灭没,出幽天地顿峥嵘。 源桃欲问秦人隐,细柳先屯汉将营。 慷慨不堪频指点,帝京南去是长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逶迤(wēi yí):形容道路、山脉等弯曲而长。
  • 日薄(bó):日落时分,天色渐暗。
  • 烟霏:烟雾弥漫。
  • 峥嵘(zhēng róng):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
  • 源桃:指桃花源,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隐逸之地。
  • 秦人隐:指秦朝时期的隐士。
  • 细柳:指细柳营,汉代名将周亚夫的军营。
  • 慷慨:情绪激昂。
  • 帝京:指京城。

翻译

山峰排列,瀑布悬挂,峡谷深邃,仿佛要倾倒下来,日落时分,烟雾弥漫,小径自然显现。 穿越险境时,旌旗时隐时现,一旦走出幽暗之地,天地顿时显得雄伟壮观。 想要探寻桃花源中秦代隐士的踪迹,却发现汉将的军营已先在此细柳之地驻扎。 情绪激昂,不忍频频指点,京城南去,正是那蜿蜒的长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穿越黄榆水门峡的艰险旅程,通过“峰排瀑挂”、“日薄烟霏”等意象,生动展现了峡谷的险峻与自然的壮美。诗中“破险旌旗俄灭没,出幽天地顿峥嵘”一句,既表达了穿越险境的艰难,又突显了走出幽暗后的豁然开朗。后联以“源桃”、“细柳”等典故,寄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历史英雄的敬仰。结尾“帝京南去是长城”,则将思绪拉回现实,指向了南方的长城,暗示了旅途的终点与国家的边疆。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