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湖桥: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作者送别之地。
- 黯自回:黯然神伤地独自返回。
- 师真:指道士或高僧,这里可能指传授道教或佛教教义的导师。
- 授记:佛教用语,指佛对发心修行之人授予将来成佛的预记。
- 寸心:指内心,心意。
- 未成灰:比喻心意未死,仍有希望或留恋。
翻译
在石湖桥畔,千堆土丘见证了离别的哀愁, 送别了客人,我黯然神伤地独自返回。 只有那位真正的导师曾给予我预言, 我的内心依旧温暖,希望未曾熄灭。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送别之后深深的哀伤与不舍。诗中“石湖桥畔土千堆”描绘了送别地的凄凉景象,增强了离别的沉重感。“黯自回”三字简洁地勾勒出作者独自归途中的心境。后两句则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希望与坚持,尽管面临离别和死亡的阴影,但导师的预言和内心的温暖使他未曾放弃希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和希望的深刻感悟。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胡元瑞见赠之作推挹过甚聊此奉答兼识赏怀 》 —— [ 明 ] 王世贞
- 《 安东平 》 —— [ 明 ] 王世贞
- 《 汪仲淹兄见枉致长公伯玉司马乞碑书有寄并赠 》 —— [ 明 ] 王世贞
- 《 三月三日屋后桃花下与儿子小酌红酒因忆昨岁从吴明卿诸楚人于弇园褉饮遂成一排律 》 —— [ 明 ] 王世贞
- 《 支简亭学宪谢病归问讯之 》 —— [ 明 ] 王世贞
- 《 雪后有怀数君子率尔相问李太守 》 —— [ 明 ] 王世贞
- 《 敛霏亭 》 —— [ 明 ] 王世贞
- 《 览古感时偶成十古律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