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参方:指僧人四处游历参学。
- 钵:僧人用的饭碗。
- 信心行:指以坚定的信念行事。
- 诗编:诗集。
- 锡:指僧人的锡杖,这里比喻诗集珍贵。
- 世尊:对佛陀的尊称。
- 乞食:指僧人化缘。
- 菩萨:指修行有成,具有大慈悲心的佛教修行者。
- 求名:追求名声。
- 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即今江苏一带。
- 贫里:贫穷的地方。
- 燕中:指今北京一带。
- 化城:佛教用语,指佛菩萨为度化众生而显现的城邑。
- 千品莲花:指佛经中的各种教义。
- 无明:佛教用语,指无知或愚痴,是烦恼的根源。
翻译
僧人带着坚定的信念,手持一钵四处游历,只因诗集珍贵而显得不轻。 时机到了,连佛陀也需要化缘,自古以来,菩萨也有追求名声的时候。 新近怜悯江东的贫苦之地,过去惊讶于燕中的繁华如化城。 千种莲花般的教义随缘诵读,劝诫你必须要断除无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携带着珍贵的诗集四处游历的情景,通过对比江东的贫苦与燕中的繁华,表达了诗人对僧人追求精神境界的赞赏。诗中“千品莲花随事诵,劝师须是断无明”一句,既体现了佛教教义的深邃,也表达了诗人对僧人修行道路的期望,希望他能断除无明,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王世贞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佛教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