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简亭学宪谢病归问讯之

清秋五岭倦炎蒸,一疏天回玉井冰。 合浦采还珠的历,郁林装借石崚嶒。 到时韩子能驱鳄,归后支公不养鹰。 消渴已蠲饶起色,可无新赋颂中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岭:指中国南方的五座山脉,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这里泛指南方。
  • 倦炎蒸:厌倦了南方的炎热。
  • 一疏:一封奏疏,指上书请求。
  • 玉井冰:比喻清凉。
  • 合浦:地名,今广西合浦县,古代以产珍珠闻名。
  • 珠的历:珍珠的光泽。
  • 郁林:地名,今广西玉林市。
  • 石崚嶒:形容山石高耸险峻。
  • 韩子:指韩愈,唐代文学家,曾任潮州刺史,有《祭鳄鱼文》。
  • 驱鳄:指韩愈在潮州时,曾写文驱赶鳄鱼,以保百姓安全。
  • 支公:指支遁,东晋高僧,这里借指高僧。
  • 不养鹰:比喻不再从事世俗之事。
  • 消渴:指糖尿病,这里可能指身体不适。
  • :消除。
  • 饶起色:指病情有所好转。
  • 中兴:复兴,指国家或某个领域的复兴。

翻译

在清秋时节,南方五岭的炎热已经让人感到厌倦,一封奏疏上达天听,仿佛带来了玉井中的冰凉。合浦采回的珍珠闪耀着光泽,郁林的山石高耸险峻。到了那里,韩愈能够驱赶鳄鱼,保护百姓;归来后,高僧不再养鹰,不再涉足世俗。我的消渴病已经有所缓解,看起来有所好转,难道不应该写一篇新的赋文来颂扬国家的复兴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对南方炎热的厌倦,以及对清凉的向往。通过合浦珍珠和郁林山石的描绘,展现了南方的富饶与壮丽。诗中借用韩愈驱鳄和高僧不养鹰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病情好转的喜悦,并提出应该写赋颂扬国家复兴的想法,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