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史偶有所感

掩卷柴门数落晖,古来俱羡圣之威。 那知天地长多事,总为英雄未息机。 衣赭讵容人彘在,簪银还见女鼋归。 鲍鱼不救祖龙臭,蝼蚁翻因齐霸肥。 黄屋事移输白屋,衮衣缘尽着青衣。 王孙子姓时时改,寒食园陵个个饥。 尘世隙驹俄自了,竖儒毫兔易成非。 江南鹿豕同游处,乔木连云尽百围。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掩卷:合上书本。
  • 柴门:用树枝编做的门,形容简陋的门户。
  • 落晖:夕阳的余晖。
  • 圣之威:指古代圣人的威严和影响力。
  • 衣赭:古代囚犯的衣服,赭色。
  • 人彘:古代对犯人的称呼。
  • 簪银:指妇女的装饰品,银簪。
  • 女鼋:指女性,鼋是一种大龟,比喻女性。
  • 鲍鱼:一种海味,此处比喻珍贵的物品。
  • 祖龙:指秦始皇。
  • 蝼蚁:比喻微不足道的生物。
  • 齐霸:指齐国的霸业。
  • 黄屋:指皇宫。
  • 白屋:指平民的住所。
  • 衮衣:古代帝王的礼服。
  • 青衣:指平民的服装。
  • 王孙子姓:指王公贵族的后代。
  •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古代有禁火的风俗。
  • 园陵:帝王的陵墓。
  • 尘世隙驹:比喻人生短暂,如缝隙中的马驹。
  • 竖儒:指普通读书人。
  • 毫兔:比喻微小的错误。
  • 鹿豕:比喻野兽。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百围:形容树木粗大。

翻译

合上书本,我坐在简陋的门前,数着夕阳的余晖,自古以来人们都羡慕古代圣人的威严。 哪知道天地间总是多事,总是因为英雄们不停歇的机巧。 穿着囚衣的人怎能容忍自己像犯人一样,戴着银簪的女子又怎能忍受自己像大龟一样被束缚。 珍贵的鲍鱼也无法挽救秦始皇的臭名,微不足道的蝼蚁却因为齐国的霸业而肥大。 皇宫的事情转移到了平民的住所,帝王的礼服也换成了平民的青衣。 王公贵族的后代们时时刻刻都在改变,清明节前的寒食节,帝王的陵墓也个个饥寒交迫。 尘世间的人生短暂如缝隙中的马驹,普通读书人微小的错误也容易成为是非。 江南之地,野兽与高大的树木同游,树木连绵不断,粗大如百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权力、荣耀和命运无常的深刻认识。诗中运用了许多历史典故和比喻,如“鲍鱼不救祖龙臭”、“蝼蚁翻因齐霸肥”,形象地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兴衰。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如“尘世隙驹俄自了”、“竖儒毫兔易成非”,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历史智慧。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