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挽黄淳父丈
少微东壁两星虚,偏落吴江恨有馀。
见失奉高犹自可,听亡叔度转愁予。
松能傲雪还成槁,兰岂当门也自锄。
若个曾偷江左集,何人不购永兴书。
窗前谷雨分茶鼎,屧底春山却笋舆。
种种风流今日尽,可应南望不欷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少微:星名,古代常用来比喻隐士或才子。
- 东壁:星宿名,即壁宿,古代认为与文章、学问有关。
- 两星虚:指少微和东壁两星宿的位置空虚,比喻人才凋零。
- 吴江:地名,今江苏吴江,此处可能指黄淳父的故乡或常居之地。
- 奉高:指尊敬的长者或朋友。
- 叔度: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敬仰的人物。
- 松能傲雪:比喻人有坚贞不屈的品质。
- 兰岂当门:兰花虽美,但若种在门前,也会被锄去,比喻人才被埋没。
- 江左集:指江南地区的文集,江左即江南。
- 永兴书:可能指永兴地区的书籍或文献。
-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 分茶鼎:指品茶时的器具。
- 屧底:鞋底,此处可能指行走。
- 笋舆:用竹笋制成的轻便小车,此处可能指春天的轻便交通工具。
- 欷歔:叹息声。
翻译
东壁的少微星宿显得空虚,吴江之畔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失去了尊敬的长者尚可忍受,但听到叔度的逝去更让我忧愁。松树虽能傲立雪中,最终还是枯萎;兰花即使不在门前,也难免被锄。有谁曾偷看过江南的文集,又有谁不追求永兴的书籍。窗前谷雨时节,我分茶品味;鞋底下的春山,我却只能乘笋舆而行。种种风流韵事今日已尽,回首南望,怎能不叹息连连。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人才凋零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星宿、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往昔风流韵事的回忆,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对友人的思念。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