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马秋官调庐州府判

· 祁顺
家学相传见凤毛,早从科第擢西曹。 连城白璧何曾玷,厄闰黄杨信所遭。 去国有怀金阙远,思亲回首玉堂高。 笼纱相业应期待,莫遣闲情寄楚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凤毛:比喻珍贵稀少,这里指马秋官的家学渊源深厚。
  • 科第:科举考试。
  • :提拔。
  • 西曹:古代官署名,这里指马秋官的官职。
  • 连城白璧:价值连城的白玉,比喻人的品德高尚,无瑕疵。
  • 厄闰黄杨:黄杨木在闰年不生长,比喻遭遇困难或不顺。
  • 金阙:皇宫,朝廷。
  • 玉堂:指翰林院,也泛指高官显贵。
  • 笼纱:笼罩的纱幕,比喻官场的保护或期望。
  • 楚骚:楚辞,这里指放纵不羁的文学创作。

翻译

家学相传,珍贵如凤毛,你早早通过科举考试,被提拔至西曹任职。 你的品德如连城白璧,从未有过玷污,遭遇困难,如同黄杨木在闰年不生长,这是你的命运。 离开国家,怀念远方的朝廷,思念亲人,回首高耸的玉堂。 你的政治前途应该被期待,不要让闲情逸致沉溺于楚辞的放纵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祁顺送别马秋官赴庐州府判时所作,诗中赞扬了马秋官的家学渊源和品德高尚,同时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祝福。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典故,如“凤毛”、“连城白璧”、“厄闰黄杨”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马秋官的形象和遭遇。最后两句则是对马秋官的劝勉,希望他不要沉溺于文学创作,而要专注于政治事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殷切期望。

祁顺

明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