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虞渊:古代传说中的日落之地。
- 赤羽鸟:传说中的一种鸟,象征太阳。
- 晚堂:傍晚的厅堂。
- 钟鼓:古代的乐器,常用于报时。
- 徂:过去,流逝。
- 爝竹:燃烧的竹子,发出噼啪声。
- 憨犬:傻傻的狗。
- 偷灯:悄悄地靠近灯光。
- 小姑:年轻的女子,这里指老鼠。
- 寒绽:因寒冷而裂开。
- 水田:种植水稻的田地。
- 三尺线:指田地裂缝。
- 檐雨:屋檐滴下的雨水。
- 一团蒲:一团蒲团,坐垫。
- 庚甲:古代的干支纪年法,这里指时间的流逝。
- 胡床:古代的一种坐具。
- 火满炉:炉火旺盛。
翻译
推翻了虞渊的赤羽鸟,傍晚的钟鼓声报告着岁月的流逝。 村里的孩子们点燃竹子,吓得傻狗惊慌失措,野鼠悄悄靠近灯光,仿佛要嫁出小姑。 寒冷使得水田裂开了三尺长的缝隙,我坐在深檐下,雨水滴落,身下是一团蒲团。 山中自是无所谓时间的流逝,夜夜我坐在胡床上,炉火旺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的乡村景象,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节日的氛围和自然的宁静。诗中“推倒虞渊赤羽鸟”一句,以神话传说为背景,寓意着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更迭。后文通过村童、野鼠等生动形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朴实与趣味。结尾处“山中自了无庚甲,夜夜胡床火满炉”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与宁静的心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成鹫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