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阎宗源升都宪
注释
- 昭代:明君在位的时代。
- 钟间气:聚集天地间的灵气。
- ?峞(wéi):形容山的高大险峻。
- 量与海汪洋:比喻胸怀宽广,如同大海一样深邃无垠。
- 穿百步杨:比喻射箭技艺高超,能射穿百步之外的杨树。
- 琼林:指科举考试的场所。
- 得隽:指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
- 粉署:指官署。
- 李白胸藏锦:比喻才华横溢,如李白般博学多才。
- 毛君颖脱囊:比喻才华出众,如毛遂自荐般脱颖而出。
- 朋侪:朋友,同伴。
- 司储:管理国家财政的官员。
- 俗弊喜更张:喜欢改革陈规陋习。
- 欢谣腾道路:指民众的欢歌笑语传遍道路。
- 岩廊:指朝廷。
- 乌府:指御史台,古代监察机构。
- 凤池:指中书省,古代中央政府机构。
- 纪纲:法度,秩序。
- 蔽芾棠:形容树木茂盛,比喻德政广被。
- 牙璋:古代兵符,此处指军事权力。
- 碣石:地名,位于今河北省。
- 渔阳:地名,位于今北京市。
- 防秋:指秋季的军事防御。
- 干将:古代名剑,此处指武力。
- 卿月:指高官的恩泽。
- 逃亡:指流离失所的百姓。
- 蒹葭质:比喻自己的平凡。
- 珠玉傍:比喻与杰出人物为伍。
- 九回肠:形容心中极度忧虑。
- 裁诗:作诗。
翻译
在明君治理的时代,文治兴盛,众多才俊聚集于朝廷。天地间聚集了灵气,国家和家族得到了贤良之士。阎宗源先生,作为关中的杰出人物,他的名声在天下广为流传。他的才华如同高山一样巍峨,胸怀宽广如同大海一样深邃。他早年便展翅高飞,射箭技艺高超,能射穿百步之外的杨树。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暂时在官署中担任郎官。他的才华横溢,如同李白般博学多才,又如毛遂自荐般脱颖而出。朋友们推崇他的政绩,后学们仰慕他的文章。他辞别双阙,担任管理国家财政的官员,总揽一方。他喜欢改革陈规陋习,使军需得到妥善计量,民众的欢歌笑语传遍道路,他的重望直达朝廷。圣明的君主对他垂青,天门赐予他荣耀的光芒。他的职位晋升到御史台,班次进入中书省。他肩负着文武双重的责任,施政领衔法度。他坐镇新的节度使职位,荣耀地镇守旧的封疆。他手握重兵符,身承诏旨的香气。三军归他号令,两事在于安定和防御。他勤于宣布德意,善于激扬流波。长空中横飞的鸷鸟,当道绝迹的豺狼。他坐对坚贞的柏树,行寻蔽芾的棠树。门前森严的画戟,帐下拥着牙璋。地控幽燕的远地,山连朔漠的长远。海门通向碣石,京路接通渔阳。他按部就班地驰骋骢马,防秋定犬羊。他指麾擎白羽,谈笑把干将。恩蔼如三冬日,威凝如九夏霜。福星消除了疾祲,卿月照亮了逃亡。拱璧无瑕垢,长材是栋梁。勋名从此进步,事业固难量。自顾蒹葭质,尝陪珠玉傍。殷勤双望眼,展转九回肠。风采惊超异,云途隔渺茫。裁诗将贺意,凭寄雁高翔。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阎宗源的才华与功绩,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他在政治、军事和文化上的卓越成就。诗中,“器同山?峞,量与海汪洋”等句,形象地表达了阎宗源的博大胸怀和深厚才学。同时,诗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贤能之士的推崇和对国家兴盛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既是对个人的颂扬,也是对时代精神的体现。
祁顺的其他作品
- 《 和林克全韵三首 其一 》 —— [ 明 ] 祁顺
- 《 喜唐必聪中举 》 —— [ 明 ] 祁顺
- 《 自述用萧文明韵 》 —— [ 明 ] 祁顺
- 《 游庐山开先寺和陈宪长韵 》 —— [ 明 ] 祁顺
- 《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清平擒贼 》 —— [ 明 ] 祁顺
- 《 余奉使朝鲜与其国相徐刚中唱酬颇熟别后不能不往来于怀也适张司译自朝鲜来京徐君赠以绝句三章蔼然寓见念之意披阅有感依韵赋焉 》 —— [ 明 ] 祁顺
- 《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清平擒贼 》 —— [ 明 ] 祁顺
- 《 挽许道中先生 》 —— [ 明 ] 祁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