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霜

十日九风雨,乍晴天有霜。 凄清动高阁,飞洒到虚堂。 积柳疑飘絮,凝花作淡妆。 山中无一事,对此意何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十日九风雨:形容连续多日都是风雨交加的天气。
  • 乍晴:刚刚放晴。
  • 天有霜:指天气虽然放晴,但仍有霜出现,表明天气寒冷。
  • 凄清:形容天气或环境冷清、凄凉。
  • 高阁:高的楼阁。
  • 飞洒:形容霜或雨点飘洒的样子。
  • 虚堂:空旷的厅堂。
  • 积柳:堆积的柳絮。
  • 飘絮:飘动的絮状物,这里指柳絮。
  • 凝花:凝结的花朵,形容花朵因寒冷而凝固。
  • 淡妆:淡雅的装饰,这里形容凝花的样子。
  • 山中无一事:山中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
  • 意何长:意味深长,指作者对此景的感受非常深刻。

翻译

连续十天九天都是风雨交加,突然放晴的天空中却出现了霜。这冷清的景象触动了高高的楼阁,霜花飘洒到了空旷的厅堂。堆积的柳絮让人怀疑它们是否还在飘动,凝结的花朵像是被淡雅地装饰了一番。山中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面对这样的景象,我的感受却非常深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风雨过后,天气初晴但仍有霜的清晨景象。通过“十日九风雨”和“乍晴天有霜”的对比,表达了天气的突变和寒冷。诗中的“凄清动高阁,飞洒到虚堂”进一步以高阁和虚堂为背景,增强了霜花的飘洒之美和冷清之感。后两句通过对柳絮和凝花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细腻变化,最后以“山中无一事,对此意何长”作结,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受和宁静安详的心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和深沉感慨。

伍瑞隆

伍瑞隆,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金门草》、《白榆草》、《石龙草》、《雩乐林草》、《怀仙亭草》、《铁遂草》、《赋草》、《游梁草》、《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伍瑞隆诗,诸别集多已佚,仅存日本内阁文库藏明天启四年刊本《临云集》十卷,该集一至五卷为诗,后五卷为文。今以《临云集》为底本整理。他书辑得佚诗,附于末卷之后。 ► 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