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社:指隐士的居所。
- 宗炳:东晋时期的隐士,以清高著称。
- 子期:指钟子期,春秋时期楚国人,以精通音律著称。
- 河清:比喻时世太平。
- 吏隐:指官吏的隐居。
- 中宿:中途住宿。
翻译
村中的孩童唱着竹枝词,吟咏着长官的诗作。 在隐士的居所中,我思念着像宗炳那样的清高之士, 也希望能像黄金般珍贵地铸造出像钟子期那样精通音律的人。 在河清海晏的太平时代,我选择隐居于官场之外, 山间的宁静与僧侣的生活相得益彰。 我曾在中途停留的地方游历, 现在正是归耕田园的好时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清高理想的追求。诗中通过村童歌咏、白社思宗炳、黄金铸子期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渴望。同时,通过“河清容吏隐”和“山静与僧宜”的对比,强调了在太平盛世中选择隐居的决心。最后,以“归耕及此时”作结,表明了诗人回归田园、享受自然生活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超脱。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
成鹫的其他作品
- 《 秋日寓中宿华严精舍舍后有树名九里香花叶并茂李东园赋诗六章予至而和之亦触物写怀之意云尔 》 —— [ 明 ] 成鹫
- 《 丙戌元日漫兴时年七十起用杜句 其三 》 —— [ 明 ] 成鹫
- 《 挽黄摄之 》 —— [ 明 ] 成鹫
- 《 答崖口谭耿章来韵 》 —— [ 明 ] 成鹫
- 《 雨后观瀑送罗戒轩伍秋农还里 》 —— [ 明 ] 成鹫
- 《 自英利抵徐闻一径迂回延袤百里万木蓊蔚百卉错绣身入其中如处翠幕从林隙见日已及亭午道俗殊情匪欣则怖古称仙源辽邈人境隔绝武陵之后未曾有也诗以纪胜 》 —— [ 明 ] 成鹫
- 《 答张子白来韵 》 —— [ 明 ] 成鹫
- 《 舟中寄李苍水广文 》 —— [ 明 ] 成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