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杂咏三十韵

乘车戴笠总吾徒,衣锦披缁等幻躯。 尘世交驰看野马,猎心腾跃笑韩卢。 庶人自爱怀中璧,稚子争探颔下珠。 老我闭门无一事,日持高论著潜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乘车戴笠:比喻不论贫富,都是朋友。乘车者,指富贵之人;戴笠者,指贫贱之人。
  • 衣锦披缁:衣锦,穿着华丽的衣服;披缁,穿着僧衣。这里指无论富贵还是出家,都是虚幻的。
  • 野马:比喻尘世的纷扰。
  • 韩卢:古代传说中的猎犬,这里比喻人的野心或欲望。
  • 怀中璧:比喻珍贵的东西,这里指人们珍视的物质财富。
  • 颔下珠:比喻珍贵的东西,这里指人们追求的精神财富。
  • 潜夫:隐居的学者,这里指作者自己。

翻译

无论是乘车的富贵者还是戴笠的贫贱者,我们都是朋友,无论穿着华丽的衣服还是僧衣,这身体都是虚幻的。尘世的纷扰如同野马一般,人们的野心和欲望则像韩卢一样腾跃,令人发笑。普通人珍视他们怀中的宝物,而孩子们则争相探寻颔下的珍珠。而我,一个老者,闭门不出,无所事事,每天只是坚持着自己的高论,著书立说,自比为隐居的学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乘车戴笠、衣锦披缁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虚幻的看法。诗中用“野马”和“韩卢”分别比喻尘世的纷扰和人的野心,形象生动。后两句则通过“怀中璧”和“颔下珠”的比喻,展现了人们对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追求。最后,作者以“潜夫”自居,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专注于学问和思想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超然态度。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