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羽卫:指皇帝的卫队。
- 貔貅(pí xiū):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常用来比喻勇猛的军队。
- 重珥:指佩戴双重的耳饰,这里指官员的服饰。
- 金貂:古代高级官员的冠饰,用以表示身份。
- 冕旒(miǎn liú):古代帝王的冠冕,代指皇帝。
- 禹甸:指中国,源自大禹治水的故事。
- 带砺:比喻江山稳固。
- 汉台:指汉朝的朝廷。
- 箕裘:比喻继承家业。
- 拥书南面:指坐在南面读书,比喻学问渊博。
- 千秋业:指伟大的事业。
- 倚剑长天:形容英勇的姿态。
- 万里侯:指远大的志向或高远的地位。
- 赤松:指仙人赤松子,这里代指隐居修仙。
翻译
曾经率领皇帝的卫队和勇猛的军队,现在再次佩戴着金貂冠饰,准备去朝见皇帝。 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山河稳固如同带砺,汉朝的朝廷中,人们羡慕那些能够继承家业的人物。 坐在南面读书,拥有着伟大的学问和事业,手持长剑,展现出英勇的姿态,志向远大如同万里侯。 既有将相之才,又有仙人之骨,不需要再去询问隐居修仙的事情了。
赏析
这首诗是成鹫送别王固山裕公入朝觐见皇帝时所作,诗中通过对王固山的赞美,展现了他既有文治武功的才能,又有高尚的品德和远大的志向。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羽卫领貔貅”、“重珥金貂觐冕旒”等,形象地描绘了王固山的威严和尊贵。同时,“拥书南面千秋业,倚剑长天万里侯”等句,更是抒发了对王固山未来事业的期待和赞美。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
成鹫的其他作品
- 《 送林向超还北流幕因柬谢合脚公明府 》 —— [ 明 ] 成鹫
- 《 宿惮长驿即事 》 —— [ 明 ] 成鹫
- 《 送高邑佐伴贡入京用来韵十首 》 —— [ 明 ] 成鹫
- 《 送僧再参天目 》 —— [ 明 ] 成鹫
- 《 东林折梅送周大尊归里 》 —— [ 明 ] 成鹫
- 《 送人宰楚邑 》 —— [ 明 ] 成鹫
- 《 白沙先生梦长髯道士手挈一囊贮罗浮山遗之纪之以诗黄子汉人奇其事继以长歌予见而复奇之赋此以广其志 》 —— [ 明 ] 成鹫
- 《 经旧战场望海怀泰山道士 》 —— [ 明 ] 成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