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口阻风

· 史谨
雪浪排空接海门,孤舟三日阻龙津。 曹瞒曾堕周郎计,王导难遮庾亮尘。 鸥散白云沈远浦,花飞红雨送残春。 篙师整缆候明发,仍谒荒祠问鬼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襄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阻风:因风大而船只无法前行。
  • 雪浪:形容海浪如雪一般白。
  • 排空:冲天而起。
  • 海门:海口,指海口的门户。
  • 孤舟:单独的一只船。
  • 三日:连续三天。
  • 阻龙津:比喻船只被风浪所阻,无法前行,如同被龙所阻的渡口。
  • 曹瞒:曹操的小名,此处指曹操。
  • 周郎计:指三国时期周瑜的计谋。
  • 王导:东晋时期的名臣。
  • 庾亮尘:庾亮,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尘指其名声。
  • 鸥散:海鸥飞散。
  • 白云:白色的云。
  • 沈远浦:沉没在远方的水边。
  • 花飞红雨:形容花瓣如红雨般飘落。
  • 送残春:送别即将过去的春天。
  • 篙师:撑船的人。
  • 整缆:整理缆绳,准备出发。
  • 明发:天明出发。
  • 谒荒祠:拜访荒废的祠堂。
  • 问鬼神:向鬼神询问吉凶。

翻译

海浪如雪般白,冲天而起,连接着海口,我乘坐的孤舟因为大风已经连续三天无法前行,仿佛被龙所阻的渡口。曹操也曾落入周瑜的计谋之中,王导也难以遮掩庾亮的名声。海鸥飞散,白云沉没在远方的水边,花瓣如红雨般飘落,送别即将过去的春天。船夫整理缆绳,准备天明出发,同时拜访荒废的祠堂,向鬼神询问吉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孤舟因风浪受阻的情景,通过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象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雪浪排空接海门”等句,生动描绘了海浪的壮阔,而“曹瞒曾堕周郎计”等句,则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典故,增添了诗的深度。结尾的“篙师整缆候明发,仍谒荒祠问鬼神”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未知的探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史谨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公谨,号吴门野樵。洪武中谪居云南,以荐为应天府推官,迁湘阴县丞。罢官后,侨居南京。性高洁,喜吟咏,工绘画。筑独醉亭,卖药自给。有《独醉亭诗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