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 张籍
秋月朗朗关山上,山中行人马蹄响。 关山秋来雨雪多,行人见月唱边歌。 海边茫茫天气白,胡儿夜度黄龙碛。 军中探骑暮出城,伏兵暗处低旌戟。 溪水连天霜草平,野驼寻水碛中鸣。 陇头风急雁不下,沙场苦战多流星。 可怜万国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朗朗:明亮的样子。
  • 关山:古代指边塞的山川,这里特指边疆地区。
  • 唱边歌:在边疆唱的歌曲,通常与边疆生活或战争有关。
  • 胡儿: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 黄龙碛:古代地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是边疆的重要关口。
  • 探骑:侦察骑兵。
  • 旌戟:古代军旗和兵器,这里指军队的旗帜和武器。
  • 野驼:野生的骆驼。
  • (qì):沙漠或沙石地。
  • 陇头:指陇山,位于今甘肃省东部,是古代边塞的重要部分。
  • 流星:这里比喻战争中飞逝的生命。

翻译

秋天的月亮明亮地照耀在关山之上,山中的行人伴随着马蹄声响。 关山秋天雨雪频繁,行人在月光下唱起了边疆的歌曲。 海边一片茫茫,天气显得苍白,胡人在夜里穿越黄龙碛。 军中的侦察骑兵在傍晚出城,伏兵在暗处低垂着军旗和武器。 溪水与天空相连,霜覆盖的草地平坦,野生的骆驼在沙漠中寻找水源并发出鸣叫。 陇山的顶上风急,大雁不愿降落,沙场上苦战不断,生命如流星般消逝。 可怜那万国的关山道路,年年都有战死者的骨骸与秋草相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塞秋夜的景象,通过月色、马蹄声、边歌等元素,展现了边疆的孤寂与战争的残酷。诗中“秋月朗朗关山上”一句,以月光的明亮映衬出边塞的辽阔与寂静。后文通过对胡儿夜度、军中探骑、伏兵暗处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战争的紧张气氛。结尾的“可怜万国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则抒发了对战争牺牲的哀悼之情,表达了对和平的深切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沉痛,是边塞诗中的佳作。

张籍

张籍

张籍,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秋思》等。 ► 444篇诗文

张籍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