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之京师留别亲友

· 张蠙
达命何劳问,西游且自期。 至公如有日,知我岂无时。 野迥蝉相答,堤长柳对垂。 酣歌一举袂,明发不堪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达命:指通达命运,了解天命。
  • 西游:指前往京师长安。
  • 至公:指公正无私的人,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
  • 野迥:野外空旷。
  • 一举袂:举起衣袖,指饮酒作别时的动作。
  • 明发:天明,指第二天。

翻译

不必再问命运如何,我已决定西行前往京师。 总有一天,我会成为公正无私的人,了解自己命运的时刻也将到来。 野外空旷,只有蝉声相互呼应,堤岸长长,柳树相对垂下。 畅饮美酒,举起衣袖告别,天明之后,却难以忍受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离别的感慨。诗中,“达命何劳问”一句,显示了诗人对命运的豁达态度,而“西游且自期”则表明了他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为后文的离别之情做了铺垫。最后两句“酣歌一举袂,明发不堪思”,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张蠙

张蠙,生卒年不详,字象文,清河(今属河北)人。成通中,屡举进士不第,与许裳、张乔等合称“咸通十哲”。乾宁二年(895),登进士第,授校书郎。历栎阳尉、犀浦令。王建称帝,拜膳部员外郎,为金堂令。后主王衍游大慈寺,见蠙壁间题诗,甚爱赏之,欲召掌制诰,为宦官朱光嗣所阻。有《张蠙诗集》二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