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棹 (zhào):船桨,这里指船。
- 隐君:隐士。
- 披襟:敞开衣襟,形容心情舒畅。
- 长溪:长长的河流。
- 半阴:半遮半掩,指柳树遮住了部分月光。
- 高斋:高雅的书房或居所。
- 酿酒:制作酒。
- 孤棹:独自划船。
- 携琴:带着琴,指隐士的生活雅致。
- 迥 (jiǒng):远。
- 鸡鸣:鸡叫,常指清晨。
- 晓树:清晨的树。
- 攲枕 (qī zhěn):斜靠在枕头上。
- 野人:指隐士,也泛指居住在乡野的人。
翻译
望着明月,回忆起敞开衣襟的畅快,长长的溪流旁,柳树半遮半掩。 高雅的书房里初次酿制美酒,独自划着小船,带着琴远行。 秋天的山中,狗吠声传得很远,清晨的树丛里,鸡鸣声响起。 打开门,斜靠在枕头上,谁能理解这野人的心意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夜乘船访问隐士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隐士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望月忆披襟”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与自由,而“高斋初酿酒,孤棹远携琴”则体现了隐士生活的雅致与宁静。最后两句“开门更攲枕,谁识野人心”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隐士内心世界的理解和共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疏离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